2022年中國高粱產業數據分析報告

發布日期:2023-01-09  
核心提示:  本文基於農小蜂在運營過程中積累的全球高粱種植麵積、產量、產區等數據,立足於國內,從高粱麵積和產量、進出口、生產區域分
   本文基於農小蜂在運營過程中積累的全球高粱種植麵積、產量、產區等數據,立足於國內,從高粱麵積和產量、進出口、生產區域分布以及市場等幾個方麵分析了我國高粱產業發展情況,為從事高粱全產業鏈科研、育種、種植、加工、倉儲、包裝、運輸、銷售等活動的主體及社會服務機構提供參考。
  
報告核心觀點
  
  1. 據FAO統計,2020年全球高粱種植麵積為60377.73萬畝,產量為5870.59萬噸——分別較2019年增長了2.67%和2%,單位麵積產量為97.23公斤/畝,較2019年下降了0.31%;從長期趨勢來看,2011年至今,全球高粱種植麵積、產量、單位麵積產量均整體呈波動增長態勢。從產區分布來看,全球高粱種植麵積、總產量相對較多的國家/地區主要為蘇丹、印度、尼日利亞、尼日爾、美國、布吉納法索、馬裏、埃塞俄比亞、墨西哥、乍得、巴西、中國等。
  
  2. 2021年,中國高粱種植麵積為1012.5萬畝,相比2020年,增長了6.35%;產量為313.4萬噸,同比增長5.5%;單位麵積產量為309.53公斤/畝,同比減少0.78%。2011年至今,由於國內高粱消費需求增加,高粱種植麵積和產量整體呈波動增長態勢。從對外貿易來看,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高粱出口均價遠高於進口均價,進口量及進口金額均遠大於出口量及出口金額,2021年我國高粱進口量比出口量多出941.28萬噸,是出口量的2615.67倍。
  
  3. 細分產區來看,我國高粱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西部、東北的溫帶地區。2020年西部地區高粱種植麵積占全國的54%,產量占比全國的55.3%;東北地區種植麵積占比20.7%,產量占比24.2%。省份主要集中在內蒙古、山西、貴州等產區,這三個省份高粱總種植麵積占全國總種植麵積的一半以上。從市場情況來看,消費結構以釀造和飼用為主,其中,釀造比重為80%,飼用比重為5%,釀造領域又以釀酒為主——2018年以來,我國白酒、飼料領域市場規模均整體呈正增長態勢,2021年,中國白酒規模以上企業營業額已達5940億元,飼料總產量已達29344萬噸。
  
前言
  
  高粱,又稱紅糧、蜀黍,古稱蜀秫。稈較粗壯,直立,基部節上具支撐根。葉鞘無毛或稍有白粉;雄蕊3枚,花藥長約3毫米;子房倒卵形;花柱分離,柱頭帚狀。穎果兩麵平凸,淡紅色至紅棕色,熟時寬2.5~3毫米,花果期為6~9月。其起源於非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禾穀類作物之一,在中國也有著悠久的栽培曆史,並與穀子、黍稷、大豆構建了中國農耕文化的旱作生態農業體係。
  
  高粱是全球第五大糧食作物,全球種植麵積超過6億畝,主要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的幹旱、半幹旱區。高粱在我國有5000年的栽培曆史,特別在東北、華北、西南等地區是重要的農作物,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吉林、貴州、黑龍江、遼寧、山西等省(自治區、直轄市)。
  
  高粱具有較強的抗旱、耐澇、耐鹽堿、耐貧瘠、耐高溫等抗逆特性,屬於C4作物,光合效率高,生物產量高,可在幹旱、鹽堿和瘠薄的邊際土地上種植,被認為是最具開發潛力的糧飼作物和能源植物。同時,高粱的用途廣泛,可食用、飼用、釀造用、生物能源用、化工材料用等,其中最主要的兩大用途為食用(含釀酒)和飼用。
  
1.全球高粱產業現狀
  
  1.1.種植麵積及產量
  
  從全球範圍看,高粱種植麵積、產量相對較多的國家/地區依次為蘇丹、印度、尼日利亞、尼日爾、美國、布吉納法索、馬裏、埃塞俄比亞、墨西哥、乍得、巴西、中國等。根據FAO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高粱種植麵積為60377.73萬畝,同比2019年(58807.64萬畝)增長了1570.09萬畝,增幅約2.67%;2020年全球高粱產量為5870.59萬噸,同比2019年(5736.28萬噸)增長了134.31萬噸,增幅約2%。
 
圖表1:全球高粱種植麵積及產量變化趨勢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306 
(數據來源:FAO  製圖:農小蜂)
  
  2020年,全球高粱種植麵積位列第一的國家/地區為蘇丹,麵積為8690.41萬畝,占全球高粱總種植麵積的14.39%;第二為印度,麵積為8254.59萬畝,占比13.67%;第三為尼日利亞,麵積為7771.01萬畝,占比12.87%;中國以952.05萬畝位列全球14,在全球比重約1.58%。全球高粱產量位列第一的地區/國家為美國,產量為947.36萬噸,占全球高粱總產量的16.13%;第二為尼日利亞,產量為636.2萬噸,占比10.84%;第三為埃塞俄比亞,產量為505.8萬噸,占比8.62%;中國以297萬噸位列全球第六,在全球比重約5.06%。
  
圖表2:2020年全球高粱主產國家/地區種植麵積及產量排名對比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333
(數據來源:FAO  製圖:農小蜂)
  
  1.2.單位麵積產量
  
  2020年,全球高粱單位麵積產量從2011年的89.74公斤/畝波動增長至97.23公斤/畝,增長了7.5公斤/畝,增幅為8.35%。期間,2015年全球高粱單位麵積產量相對最高,為105.72公斤/畝,較2020年的97.23公斤/畝高出8.49公斤/畝。
  
圖表3:全球高粱單位麵積產量變化趨勢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407
(數據來源:FAO  製圖:農小蜂)
  
  2.中國高粱生產數據分析
  
  2.1.種植麵積及產量
  
  2011年~2015年,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粱的主要用途逐步從食用轉變為釀造原料,中國高粱種植麵積也由680.4萬畝波動下降至637.35萬畝。但近年來,在中國酒業的拉動下,高粱種植迅猛發展。中國高粱種植麵積由2015年的穀值(637.35萬畝)波動增長至2021年的1012.5萬畝,6年間增長了375.15萬畝,增幅為58.86%,年均複合增長率約8.01%;產量也從2015年的220.3萬噸,增長至2021年的313.4萬噸,增量達93.1萬噸,增幅為42.26%,年均複合增長率約6.05%。預計未來我國高粱種植麵積和產量仍將呈現上升趨勢,其中,2022年高粱種植麵積約1093.7萬畝,產量約達332.36萬噸。
  
圖表4:中國高粱種植麵積及產量變化趨勢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428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製圖:農小蜂)
  
  2.2.單位麵積產量
  
  2021年中國高粱單位麵積產量為309.53公斤/畝,較2020年減少了2.43公斤/畝,降幅為0.78%。長期來看,2011年~2021年單位麵積產量從278.01公斤/畝波動增長至309.53公斤/畝,10年間增長了31.52公斤/畝,增幅約11.34%。
  
圖表5:中國高粱單位麵積產量變化趨勢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443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製圖:農小蜂)
  
  分地區來看,2020年,東北地區高粱單位麵積產量相對最高,為364.01公斤/畝,較全國平均水平(311.96公斤/畝)高出52.05公斤/畝;西部地區單位麵積產量為319.23公斤/畝,較全國平均水平高出7.27公斤/畝;東部地區單位麵積產量為268.82公斤/畝,與全國平均水平相差43.14公斤/畝;中部地區平均單位麵積產量為250.19公斤/畝,與全國平均水平相差61.77公斤/畝。
  
圖表6:2020年中國各地區高粱單位麵積產量對比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455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製圖:農小蜂)
  
  分省域來看,全國主要有新疆、江西等24個省域大麵積種植生產高粱。2020年共有新疆、江蘇、吉林、內蒙古、安徽、四川、黑龍江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粱單位麵積產量超出全國平均水平,其中新疆以449.61公斤/畝居全國首位,其次為江蘇444.45公斤/畝,然後是吉林420.49公斤/畝,其餘省域2020年高粱單位麵積產量在76.92~401.33公斤/畝之間不等。
  
圖表7:2020年中國各省域高粱單位麵積產量對比(單位:公斤/畝)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509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製圖:農小蜂)
  
  2.3.中國高粱貿易情況分析
  
  2.3.1.進口
  
  2.3.1.1.進口量及進口金額
  
  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高粱相關進口商品名稱為“種用食用高粱”、“其他食用高粱”。2017~2019年,隨著國內高粱種植麵積、產量的雙向增長且供應充足,中國高粱相關商品進口規模呈逐年下降趨勢。2020年疫情突發,加之進口配額政策和國內外糧價倒掛等因素影響,國內高粱收購價格較高,大多數高粱飼料加工企業選擇進口高粱作為原料,中國高粱相關商品進口規模再次回升。2021年,中國高粱相關商品進口量達941.64萬噸,同比增長110.06%;進口金額為302.96千萬美元,同比增長188.53%,進口量和進口金額為近五年進口量新高。
  
圖表8:中國高粱進口量及進口金額變化趨勢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531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製圖:農小蜂)
  
  2022年1~7月,已累計進口高粱相關商品734.15萬噸、價值270.40千萬美元,分別占2021年總進口量、總進口金額的77.97%、89.25%。
  
  2.3.1.2.主要進口來源地
  
  2021年,中國高粱主要進口來源地按進口量及進口金額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美國(654.7萬噸,212.31千萬美元)、阿根廷(182.86萬噸,57.45千萬美元)、澳大利亞(103.5萬噸,33.09千萬美元)、緬甸(0.58萬噸,0.11千萬美元)。
  
圖表9:2021年中國高粱進口來源地進口量及進口金額對比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549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製圖:農小蜂)
  
  2.3.1.3.主要進口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國高粱進口地區集中度相對較高,2021年,主要進口省(自治區、直轄市)按進口量及進口金額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福建省(402.46萬噸,130.29千萬美元)、廣東省(217.84萬噸,69.68千萬美元)、北京市(182.71萬噸,59.51千萬美元)、上海市(80.01萬噸,24.72千萬美元)——以上四個省/市高粱進口量及進口金額合計分別占全國高粱總進口量及進口金額的93.77%、93.81%。
  
圖表10:2021年我國高粱主要進口省(自治區、直轄市)進口量及進口金額對比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605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製圖:農小蜂)
  
  2.3.2.出口
  
  2.3.2.1.出口量及出口金額
  
  我國高粱出口較少,主要出口的商品名稱為“種用食用高粱”、“其他食用高粱”。其中,曆年出口量和出口金額最大的商品名稱為“其他食用高粱”。2017年以來,全國高粱出口規模整體呈波動下降趨勢。2021年出口量達0.36萬噸,同比減少82.85%;出口金額為0.3千萬美元,同比減少68.07%。
  
圖表11:中國高粱出口量及出口金額變化趨勢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624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製圖:農小蜂)
  
  2022年1~7月,中國高粱累計出口量及出口金額分別為0.26萬噸、0.21千萬美元,分別占2021年總出口量及出口金額的72.22%、70%。
  
  2.3.2.2.主要出口銷往地
  
  2021年,中國高粱主要出口銷往地Top10按出口量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中國台灣(1675.73噸)、韓國(1668.83噸)、日本(100.01噸)、智利(75噸)、中國香港(28.8噸)、巴拿馬(22.64噸)、馬來西亞(21.43噸)、美國(16.57噸)、加拿大(15.1噸)、澳大利亞(9.2噸);按出口金額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韓國(167.84萬美元)、中國台灣(92.9萬美元)、日本(19.71萬美元)、智利(6.34萬美元)、巴拿馬(3.37萬美元)、馬來西亞(2.72萬美元)、美國(2.66萬美元)、加拿大(2.44萬美元)、澳大利亞(1.44萬美元)、中國香港(1.11萬美元)。
  
圖表12:2021年中國高粱主要出口銷往地出口量及出口金額對比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643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製圖:農小蜂)
  
  2.3.2.3.主要出口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國高粱出口地區集中度也相對較高,2021年,中國高粱主要出口省(自治區、直轄市)按出口量及出口金額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遼寧省(2216.42噸,150.02萬美元)、山東省(782噸,75.49萬美元)、天津市(435.14噸,55.72萬美元)、河北省(90.08噸,7.9萬美元)——以上四個省/市高粱出口量及出口金額合計分別占全國高粱總出口量及出口金額的96.88%、95.99%%。
  
圖表13:2021年我國高粱主要出口省(自治區、直轄市)出口量及出口金額對比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657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製圖:農小蜂)
  
  2.3.3.進出口對比
  
  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高粱進口量及進口金額均大於出口量及出口金額,且差距逐年拉大。2021年我國高粱進口量比出口量多出941.28萬噸,是出口量的2615.67倍;進口金額比出口金額多出302.66千萬美元,是出口金額的1009.87倍。
  
圖表14:2021年中國高粱進出口規模對比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712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製圖:農小蜂)
  
  從進出口均價來看,近年來,我國曆年出口均價>進口均價。特別是2021年以後出口均價是進口均價的2倍以上。
  
圖表15:中國高粱進出口均價變化趨勢對比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725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製圖:農小蜂)
  
  2.4.種植企業分析
  
  企查查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全國高粱種植相關企業的注冊量整體呈正增長態勢。截至2022年8月,我國共有約1.8萬家(18157家)高粱種植相關企業,從地區分布來看,黑龍江、河北、貴州位列前三。
  
圖表16:截止2022年8月中國高粱種植企業數量top12省份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740
(數據來源:企查查  製圖:農小蜂)
  
  數據顯示,2015~2021年,高粱種植相關企業的新注冊量整體呈波動增長趨勢,2020年注冊量出現大幅上漲趨勢,共注冊了3856家,同比增長37.32%;2021年受經濟大環境影響,高粱種植相關企業的新注冊量下降至2803家,降幅約27.31%;2022年1~8月高粱種植相關企業的新注冊量累計有703家,約是2021年新注冊企業總量的1/4,約是峰值年份(2020年)的18.23%。
  
圖表17:高粱種植相關企業新增注冊量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752
(數據來源:企查查  製圖:農小蜂)
  
  3.中國高粱產區分析
  
  我國高粱產區分布集中,近年來產業集中度逐步提高,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西部、東北的溫帶地區。2020年西部地區高粱種植麵積占全國的54%,產量占比全國的55.3%;東北地區種植麵積占比20.7%,產量占比24.2%。
  
  3.1.全國高粱生產規模對比
  
  說明:因各細分產區2021年相關數據暫未發布,故後文基於同質可比的原則,所使用數據對應時間以2020年為主。
  
  2020年,內蒙古、山西、貴州高粱種植麵積超過100萬畝,其中內蒙古種植麵積最大,為225萬畝,占全國高粱總種植麵積(952.05萬畝)的23.63%;山西以131.4萬畝居其次,占比13.8%;貴州以125.55萬畝排名第三,占比13.18%——這三個省份高粱種植麵積合計占全國總種植麵積的一半以上;種植麵積超50萬畝的另有吉林、四川、遼寧三個地區——這三個省份合計占全國總麵積的25.62%。
  
圖表18:2019~2020年中國各省高粱種植麵積對比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940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製圖:農小蜂)
  
  內蒙古高粱產量也在全國遙遙領先,2020年產量為90.3萬噸,占全國總產量(297萬噸)的30.04%;第二為吉林,產量為39.8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3.4%;山西排名第三,產量為31.8萬噸,占比10.7%;第四、第五依次為四川、貴州。
  
圖表19:2019~2020年中國各省高粱產量對比
微信圖片_20230109092951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製圖:農小蜂)
  
  3.2.麵積、產量均居全國首位的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河套地區位於40°15′~41°18′N,106°20′~109°19′E,總麵積約為17000平方千米,是亞洲最大的自流引水灌區,我國三個特大型灌區之一。高粱是內蒙古主要雜糧作物之一,內蒙古高粱育種研究始於1950年,至今已有65年的發展曆史,先後育成高粱品種50餘個。2020年內蒙古高粱種植麵積為225萬畝,居全國各省市之首,占全國高粱種植麵積的23.63%;產量為90.3萬噸,在全國比重約30.04%。從細分產區來看,內蒙古高粱主要分布在赤峰市、通遼市、興安盟等內蒙古中東部地區。
  
  3.3.麵積第二、產量第三的山西省
  
  山西是種植高粱的大省,種植麵積常年占全國的10%以上。山西省作為高粱種植的主要區域,在曆史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當前高粱的種植麵積在100~200萬畝,95%以上的高粱用於釀造業。
  
  山西省的高粱生產經曆了四個階段:1950~1965年的恢複期,從370.77萬畝,增加到458.05萬畝,總產量也從29.98萬噸,增加到36.14萬噸,在這個時期,山西省主要播種的高粱品種是傳統的地方品種。1966~1980年的穩定期,這個時期,山西省高粱的種植麵積穩定在400~500萬畝。1981~1988年的陡然下降期,這段時期部分農民開始走出農村,進入城市,造成短時間內大量耕地麵積荒廢,且留守的村民也選擇產量高且效益好的農作物進行種植,使得高粱種植麵積進一步下降。1989至今的徘徊發展期。從1989年起,山西省高粱的種植麵積一直在100~200萬畝之間徘徊,生產則全部采用中矮杆耐密型品種。當前,山西省的高粱種植麵積相對穩定,產量也比較穩定。
  
  山西省統計年鑒數據顯示:1978年山西省高粱產量最高達到95.94萬噸,其後,波動減少至2010年的5.07萬噸,減少了90.87萬噸,降幅為94.71%。2011~2020年山西省高粱產量呈現波動上升趨勢,從5.07萬噸波動增長至31.8萬噸,增長了26.73萬噸,增幅為527.22%。
  
圖表20:山西省高粱產量變化趨勢
微信圖片_20230109093014
(數據來源:山西省2021年統計年鑒  製圖:農小蜂)
  
  3.4.麵積第四、產量第二的吉林省
  
  吉林省的高粱麵積絕大部分在西部地區。按照高粱栽培區域劃分,屬於春播早熟區,生產的高粱主要是用於釀造工業的粒用高粱,均為雜交高粱,另外,有少部分帚用高粱。
  
  據統計:吉林省現有耕地麵積533.3萬公頃,其中高粱種植麵積10~13.3萬公頃,高粱種植麵積占全省耕地總麵積2.2%左右,繼玉米、大豆、水稻之後成為吉林省第四大糧食作物。主要集中在吉林省中、西部鬆原的前郭、長嶺、乾安、白城等地區。
  
  吉林省的高粱是以紅色的粒用高粱為主,年產量80%供應茅台、五糧液、劍南春、杏花村等酒業集團;15%通過天津港用於出口;5%本地消化。經多年的發展,目前在吉林省的西部扶餘縣三井子鎮成為全國主要的高粱貿易中心之一。
  
  吉林省統計年鑒統計數據顯示:1978年以來,高粱種植麵積呈現波動下降趨勢。由於高粱種植收益低於其他糧食作物,大部分地區的高粱地改種收益相對較大的農作物。
  
圖表21:吉林省高粱種植麵積變化趨勢
微信圖片_20230109093037
(數據來源:吉林省2021年統計年鑒  製圖:農小蜂)
  
4.高粱市場供應分析
  
  4.1.高粱產業市場分析
  
  4.1.1.國產高粱市場供應情況分析
  
  2015~2021年我國高粱種植麵積年均複合增長率約8.01%,產量年均複合增長率約6.05%。排除惡劣天氣情況,預計2022年我國高粱種植麵積約為1093.69萬畝,高粱產量約為332.36萬噸。
  
圖表22:2022年中國高粱種植麵積/產量預估
微信圖片_20230109093111
(數據來源:農小蜂智庫  製圖:農小蜂)
  
  2022年以“穩口糧、穩玉米、擴大豆、擴油料”政策為主導,確保糧食安全,引導對口糧、玉米、大豆等油料作物的種植,在耕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雜糧的種植麵積被擠壓,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在一定程度是意味著高粱產量增幅也會逐漸放緩。
  
圖表23:2022年部分地區高粱種植情況
微信圖片_20230109093123
(資料來源:鋼聯數據  製圖:農小蜂)
  
  4.1.2.進口高粱供應情況
  
  隨著我國釀酒產業蓬勃發展,高粱作為原材料,加之受國內農業結構調整和惡劣天氣的影響,部分地區高粱減產,高粱收購價上升,2019年以後我國高粱進口量逐年攀升。
  
圖表24:中國高粱進口量變化趨勢
微信圖片_20230109093139
(資料來源:鋼聯數據  製圖:農小蜂)
  
  在?酒?業的帶動下,?粱市場銷售情況也隨之?漲船?。今年1?,?天茅台酒的終端限價由1299元/瓶上漲到1499元/瓶,52度五糧液從969元/瓶上調?1099元/瓶,上半年各?酒企也紛紛上調了終端銷售價格。作為?產?酒的主要原料,?粱在2018年後價格也快速上漲。
  
  2021年,全國高粱均價約在3470元/噸,國產高粱和進口高粱的價格差為1388.34元/噸。
  
圖表25:中國高粱進口均價與國內高粱均價對比
微信圖片_20230109093154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中華糧網  製圖:農小蜂)
  
  4.2.需求市場分析
  
  高粱行業上遊包括種子、肥料、農藥等產業,下遊消費用途涉及傳統釀造業、飼料加工業、再生能源產業、保健食品等領域。
  
  高粱消費用途多樣、以釀造為主。高梁富含多酚、粗纖維、煙酸、生物素等營養成分。高粱加工用途廣泛,加工用量占比高達85%以上,加工類型主要有:一是釀造,其中80%為釀造白酒,20%用於釀造食醋;二是飼料,進口高粱80%用於飼料,利用甜高粱秸稈加工青貯飼料也是發展趨勢;三是食用,主要是高粱麵包、高粱甜點、高粱膨化食品等;四是深加工,主要是提取澱粉、色素,製糖、蠟粉等;五是工藝品,利用帚用高粱秸稈編織笤帚以及工藝品在部分地區已發展成為特色產業。
  
圖表26:高粱產業鏈
微信圖片_20230109093212
(來源:公開資料  製圖:農小蜂)
  
  4.2.1.高粱用途
  
  4.2.1.1.釀造
  
  我國用高粱釀酒、釀醋的曆史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受到了人們的肯定,比較有名的茅台、五糧液、汾酒等名酒所采用的釀造原料都是高粱,而以高粱作為原料釀造白酒的企業占到了酒業的80%左右。在釀酒業中,高粱的出酒率高、味道醇香,遠勝於其他原料所釀造的白酒。並且高粱籽粒中含有單寧,由於其在發酵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並且賦予白酒中所特有的香味,也正是如此,高粱成為了白酒的主要釀造原料。高粱不僅可以用於釀造業,而帚用高粱則是炊帚的主要原料。甜高粱則是飼料的主要原料,而能源型高粱則可用來加工酒精。
  
  4.2.1.2.飼料
  
  在美國、墨西哥、南美洲和澳大利亞等地,高粱也是一種重要的動物飼料。優質高粱的飼料營養價值與玉米一樣高。通過碾磨、壓碎、蒸汽處理、蒸汽壓片、膨化和擠壓等加工,高粱的飼料價值能得到進一步提高。加工過的高粱被用來飼喂肉牛、奶牛、蛋雞、家禽和豬,或者製成寵物食品。
  
  4.2.1.3.食用
  
  在世界許多地區,高粱被用於很多傳統食品的製作,麥片粥、高粱餅(未經發酵的麵包)、曲奇餅幹、糕點、蒸粗麥粉和高粱芽酒都是用這種全能穀物製作的。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更加注重雜糧的攝入,高粱作為雜糧,也逐漸受到人們的追捧,攝入一定的雜糧有益於人們的健康,這個養身理念也不斷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家庭將高粱再次回歸到了餐桌。在過去,高粱籽粒就是人們的食物,東北地區以高粱米為主要食物,並且做成了各種麵食、糕點等,隨著人們對於高粱的再次關注,更多口感好、營養豐富的高粱加工食品開始暢銷。
  
  4.2.2.釀造需求分析
  
  民間流言“好喝不過高粱酒”,我國傳統釀造業的原料主要是高粱。特別是茅台、五糧液、汾酒等知名釀酒企業和部分釀醋企業,其主要的釀造原料則是高粱。高粱酒高粱是生產白酒的主要原料。以高粱釀造白酒,我國獨步世界,久享盛名。
  
  高粱中所含有的蛋白質、脂肪、單寧、氨基酸等成分及結構比重,利於白酒形成豐富的香氣和醇厚的口感。而酒精酒(液態法白酒或者固液結合法白酒),其食用酒精主要是用薯幹釀製的,薯類糧食的果膠含量過高,容易導致雜菌的滋生,影響口感,香味不純淨。
  
  隨著消費升級,白酒市場由原先的供給決定消費正在向需求決定消費轉變,即產品有差別向需求有差別轉變。根據白酒行業市場分析數據,2021年規模以上企業營業額達5940億元,同比增長1.7%。
  
圖表27:中國規模以上企業營業額變化趨勢
微信圖片_20230109093242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報告網  製圖:農小蜂)
  
  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數據,2022年1~6月,全國規模以上釀酒企業白酒產量達到375.1萬千升,同比增長0.4%。其中,6月當月白酒產量58.5萬千升,同比下降10.0%。
  
圖表28: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產量變化趨勢
微信圖片_20230109093253
(數據來源:工信部  製圖:農小蜂)
  
  2021年,我國白酒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行業市場份額繼續向優勢品牌、優勢產能和優勢產區集中,行業CR3為61.7%,CR5為74.6%。其中貴州茅台擁有規模化的產品生產和配套能力,實力雄厚的管理、技術、營銷團隊以及精通製酒、製曲、勾兌、品評的工匠隊伍,市場競爭力突出,市場份額占比達到26.3%,為白酒行業龍頭企業。
  
圖表29:2021年中國白酒行業品牌分布占比情況(按收入分)
微信圖片_20230109093305
(數據來源:工信部  製圖:農小蜂)
  
  4.2.3.飼用需求分析
  
  高粱子粒是一種優良飼料,其莖葉又是優良的飼草。甜高粱飼料,主要是指甜高粱秸稈青貯飼料、黃貯飼料,以及甜高粱秸稈加工原酒、乙醇、糖以後的渣飼料。
  
  根據中國工業飼料協會公布的數據,2022年7月,全國工業飼料產量2458萬噸,環比增長5.4%,同比下降6.8%。2022年1~7月,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16111萬噸,同比下降4.7%。
 
圖表30:中國飼料產量變化趨勢
微信圖片_20230109094929
(數據來源:中國飼料工業協會  製圖:農小蜂)
  
  4.2.4.其他需求分析-甜高粱乙醇
  
  甜高粱乙醇,指甜高粱秸稈和籽粒通過固態和液態工藝加工而成的燃料乙醇。用雅津甜高粱秸稈和籽粒采用固態發酵和液態工藝加工甜高粱乙醇技術在河南省通過國家相關部門組織的鑒定,並開始在國內外推廣
  
  國內出產高粱產品的12%被用來製成乙醇及各種副產品,由於高粱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隨著對可再生燃料資源需求的增加,對於高粱DDGS等副產品的需求也將增加。
  
  
圖文來源:唯恒農小蜂(ID:weihengnxf) 。轉載已獲授權。原文箭頭
提醒:文章僅供參考,如有不當,歡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讀者不應該在缺乏具體的專業建議的情況下,擅自根據文章內容采取行動,因此導致的損失,本運營方不負責。如文章涉及侵權或不願我平台發布,請聯係處理。
 
 
研發客服
食品研發與生產
研發公眾號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