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調配湯料的基本原理及比例
一、鹹味料
鹽,稱味之王,一般需經烘炒使用,比例45%~70%。
二、甜昧料
砂糖、葡萄糖、甘草、恰糖等,提高湯料濃度,甜美可口,與氨基酸發生美拉德反應,獲得焦香味,比例10%-15%。
三、酸味料
檸檬酸、乳酸、酒石酸、醋酸等,可提高風味、改善口感、降低鹹味,比例0.3%-0.5%。
四、鮮味劑
L一穀氨酸鈉(MSG),比例10%-15%;5’-IMP肌苷酸,比例0.2%-0.5%;5’-GMP鳥苷酸,比例20.%-0.5%;琥珀酸鈉,比例0.2%-2%;酵母精,比例3%-10%;植物水解蛋白,比例0.2%-2%。起增鮮作用,產生提高自然肉香味,與味精協同效應,倍增鮮味,使湯料柔和圓潤。
五、香辛料
比例2%-5%
辣味料:胡椒、辣椒、薑、花椒。可以增進食欲;
特殊香辛料:八角、桂皮、豆寇、丁香等;
去異腥味香辛料:畢拔、大蒜、洋蔥、芥末、紫蘇等;
增味料:芝麻、豆芽粉、韭菜、蔥、胡蘿卜、包菜等;
具有各種特殊香氣,可以增加美味,去除異腥,增進食欲。
六、賦形劑
粉末油脂、澱粉、糊精,作分散防粘結,可保持香氣持久,比例5%-10%。
七、著色劑
焦糖色、醬油色、薑黃,產生天然色,美觀、增進食欲,比例0.1%-3%。
八、香精
賦予湯料主體香氣,產生誘人香味,比例0.1%-2%。
九、風味增強劑
酵母精、牛肉精粉、沙條、咖喱粉等,增強主體風味,提高鮮度,比例3%-10%。
02、湯料的生產工藝要點與配方舉例
一、湯料生產工藝要點
1)湯料的配方設計總體要求反映出符合本品種的色、香、味特色,然後根據需求、產地的口感,合理比例進行調配,反複試驗,征求意見,最後確定調味湯料的配方。
2)原料的選擇、加工、清理、殺菌、烘幹加工後水份不超過6%-7%,待用。
3)混合、攪拌應有順序,吸潮性差的可先加入,吸潮快的後加,最後加入香精,避免湯料在加工中吸收過多水份,影響質量。
4)設備攪拌機一定要封閉式的,敞口式攪拌不利於衛生與防潮。
二、一種羊肚菌豬骨湯製備工藝[1]
(一)工藝流程

(二)操作工藝
原料預處理:挑選幹燥的一級羊肚菌於粉碎機打粉後過篩,裝入潔淨的包裝袋中,放入電熱鼓風幹燥機中烘幹,設置溫度為40~50℃。
羊肚菌湯熬製:取適量羊肚菌粉末加水熬製,采用羊肚菌粉末與水的配比為1∶20(g/mL),添加調味料按照食鹽1.2%、雞精0.6%、味精0.6%的質量百分比,熬製至菌湯的羊肚菌香味明顯。
將從超市購買的新鮮豬骨洗淨瀝幹後處理成小塊,放入冰箱冷凍室冷凍2h左右,使用打粉機粉碎後裝入包裝袋中備用。
豬骨湯熬製:取用豬骨粉250 g,加入2.5L食用水,添加調味料按照生薑4.0%、食鹽1.2%、雞精1.0%的質量百分比,熬製1.5h。
均質:使用高壓均質機在10~20 MPa條件下分別均質羊肚菌湯與豬骨湯,提高湯料中分散物的均勻性,使得湯料口感更佳。
配湯:羊肚菌湯和豬骨湯的最佳配比為1∶2。
包裝:采用定製的湯料包裝袋裝入已冷卻的羊肚菌豬骨湯0.5L,封口。
殺菌:將已包裝好的湯料包放入立式壓力蒸汽滅菌鍋,設置溫度為121℃,壓力為101kPa,滅菌20min。
三、一種海帶牛肉湯料的開發[2]
(一)工藝流程
原料驗收→調配→均質→成品→應用→感官質量評定。
(二)主要工藝操作要點
1、調配
配方:海帶汁20%、牛肉粉8%、食用鹽25.2%、味精5%、I+G 0.4%、白砂糖5%、酵母抽提物0.6%、香油1%、香辛料0.2%、麥芽糊精1.6%、玉米澱粉3%、生抽2%、水28%。
將原料按照設計的配方混合均勻,置於恒溫水浴鍋中升溫至95℃溫度加熱1h,然後降溫至75℃,使原料充分溶解並形成特征風味。
2、均質
細化產品,提高產品的穩定性。
3、應用
將30 g海帶牛肉湯料倒入碗中,加入1 g裙帶菜和2 g雞蛋片,再兌入350 g熱水衝調,浸泡2 min後進行品嚐。
四、冷凍餛飩用海鮮風味湯料包[3]
(一)工藝流程
原料驗收→稱重→混合→過篩→成品→定量包裝→應用→感官質量評價
1、配方
扇貝提取物5%、大地魚粉2%、食鹽30%、酵母抽提物1%、味精12%、香辛料0.5%、白砂糖5%、幹貝素0.2%、麥芽糊精44.3%。
2、混合
將稱好的原料放入混合機中攪拌10 min,使原料混合均勻。
3、過篩
將混合好的原料過40目標準篩,去除可能存在的異物和塊狀原料。定量包裝
將製作的成品用食品級塑料材質小包裝袋定量包裝為8.5g/包的湯料包,用封口機封好口。定量包裝可保證湯料包品質穩定,質量可靠,食用安全。
4、應用
取購買的冷凍餛飩煮熟後放入衝調好的海鮮湯中即可食用。
03、結束語
湯料是由簡單品種演變成的美味可口。營養豐富的調味料,由單包料發展成多包料及軟罐頭。
配湯料要想配成風味獨特、調味超群、調出的場鮮、香、醇厚、留香餘長,除(I+G)與鹽、糖、味精、風味劑、香辛料的比例恰當外,還應不斷研究開發,將調味湯料推向一個多元化發展的浪潮。
(1)高檔傳統基礎調味品需提高質量,如醬油、醋;
(2)調料生產多樣化、天然化、真實化;
(3)複配調味料生產全麵、多品種(涮羊肉、燒肉汁、芥末膏等);
(4)快餐食品調味料生產(如炸雞粉、麵拖王、肯德基、麥當勞等所用調料);
(5)肉類、魚類、海鮮加工、腸、魚片所需調味料;
(6)膨化小食品的調味料;
引用文獻:
[1]徐宏,鄧傑,淩雲坤,蔣方國,徐斌,王衛,李翔.羊肚菌豬骨湯製備工藝研究[J].中國調味品,2020,45(10):88-92.
[2]劉春娟,劉微.一種海帶牛肉湯料的開發[J].中國調味品,2019,44(07):112-114.
[3]畢軍華,李蓉,劉微.冷凍餛飩用海鮮風味湯料包的研製[J].中國調味品,2019,44(02):134-136.
來源:食品研發與生產,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提醒:文章僅供參考,如有不當,歡迎留言指正;讀者不應該在缺乏具體的專業建議的情況下,擅自根據文章內容采取行動,因此導致的損失,本運營方不負責;如文章涉及侵權,請聯係我刪除或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