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很多網友問,什麽樣的植物提取物可以用於食品原料。
本文由麻将网站對我國法規標準中可以用作食品原料的植物提取物進行了梳理,現分享給大家。
01、食用植物原料提取物定義
即將實施的《植物提取物術語》(GB/T 43808-2024)對植物提取物定義如下:

02、植物提取物相關標準依據
目前,對於植物提取物用作食品原料,我國沒有統一的規定,麻将网站對法規標準中提到的植物相關提取物的規定進行了整理,供大家參考:
依據《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第二條,植物提取物屬於“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離的成分”,因此應當經過國家衛生計生委安全性審查後,方可用於食品生產經營,未經批準不能用於食品原料。

2.1 《植物飲料》(GB/T 31326-2014)
3.2植物提取物:為植物(包括可食用的根、莖、葉、花、果、種子)的水提取液或其濃縮液、粉。
2.2 《咖啡及其製品術語》(GB/T 18007 -2011)
3.14 咖啡提取液:采用物理方法,以水為唯一載體從焙炒咖啡粉中提取的產品。
2.3 《固體飲料》(GB/T 29602-2013)
4.5 咖啡固體飲料(powdered. coffee beverage)
以咖啡豆及咖啡製品(研磨咖啡粉咖啡的提取液或其濃縮液、速溶咖啡等)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料,可添加食品添加劑,經加工製成的固體飲料。
4.5.3速溶/即溶咖啡飲料(soluble/ instant coffee beverage)
以咖啡豆及咖啡製品(研磨咖啡粉、咖啡的提取液或其濃縮液、速溶咖啡等)為原料,可添加糖(包括食糖和澱粉糖)和(或)甜味劑、乳或乳製品、植脂末等一種或幾種其他食品原輔料和食品添加劑,經加工製成的固體飲料。
2.4 《果蔬汁類及其飲料》(GB/T 31121-2014)
3.1水浸提
以不宜采用機械方法直接製取汁液、漿液的幹製或含水量較低的水果或蔬菜為原料,直接采用水浸泡提取汁液或經水浸泡後采用機械方法製取汁液、漿液的工藝。
4.1 果蔬汁(漿)
以水果或蔬菜為原料,采用物理方法(機械方法、水浸提等)製成的可發酵但未發酵的汁液、漿液製品;或在濃縮果蔬汁(漿)中加入其加工過程中除去的等量水分複原製成的汁液、漿液製品。
2.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工業用濃縮液(汁、漿)》(GB 17325-2015)
2.1 食品工業用濃縮液(汁、漿)
以水果、蔬菜、茶葉、咖啡等國家允許使用的植物為原料,經加工製成的用於生產飲料或其他食品的濃縮液(汁、漿),如濃縮果蔬汁(漿)、茶濃縮液等。
03、結論
以上食品加工中用到的植物提取物都是以可食用植物為原料,通過水提等機械方法製得的。因此,依據《植物飲料》(GB/T 31326-2014)以及《果蔬汁類及其飲料》(GB/T 31121-2014)等標準中植物提取物、水浸提以及果蔬汁的相關定義,以可食用植物(水果、蔬菜等)國家允許的可食用原料,直接采用水浸泡提取汁液或經水浸泡後采用機械方法製取汁液、漿液的工藝取得的濃縮液(汁、漿),濃縮果蔬汁(漿)、提取液等可作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建議企業選取可食用植物、水果、蔬菜提取物的名稱時,選用**濃縮液(汁、漿)、**濃縮果蔬汁(漿)、**飲料等相關標準中提到的名稱來命名,或者標“某某粉”可能比較合適,其他提取工藝如未經批準不建議作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可食用植物提取物還是有一定的風險,企業在使用相關植物提取物時要注意符合相關標準中提到的原料以及工藝的要求。
除以上法規標準梳理外,我們還匯總了明確可以用於普通食品中的提取物的清單。




除明確可以使用的提取物外,我們通過查詢麻将网站新產品數據庫發現,有很多大企業生產的普通產品使用了不在以上清單的提取物,例如:紅茶提取物、橘皮提取物、猴頭菇提取物、百合提取物、大棗提取物、薄荷提取物、火麻仁提取物、魔芋提取物、桔梗提取物、西藍花種子提取物、香草提取物、決明子提取物、咖啡豆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姬鬆茸提取物、葛根提取物、枳棋子提取物、枸杞提取物、銀耳提取物、茯苓提取物、玫瑰花(重瓣紅玫瑰)提取物、槐花提取物等。
除大部分直接標識“XXX提取物”外,部分特別的標識如下:
麥芽提取物


麥苗水提取

羅漢果提取物
綠茶提取物

咖啡提取物

玫瑰茄提取物

燕麥提取物

對此,有網友提出的觀點如下:
網友1:
有兩種合法化途徑:
1.自行提取並且為最終產品生產工藝的一部分;
2.外購取得食品生產資質的提取物(通常以固體飲料取證)。
網友2:
一般來講,水提取物的不進行精製工藝的,一般執行的固體飲料或者植物固體飲料的按藥食同源。
如果你水提醇沉或者醇提水沉進行了精製,含量富集了。就會按照保健食品原料,不過這工藝需要取得保健食品原料生產許可證,按照其它保健食品需要用到的原料的工藝進行生產。
來源:麻将网站,未經授權禁止使用和轉載,圖片來源:創客貼會員。
提醒:文章僅供參考,如有不當,歡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讀者不應該在缺乏具體的專業建議的情況下,擅自根據文章內容采取行動,因此導致的損失,本運營方不負責。如文章涉及侵權或不願我平台發布,請聯係處理。







